所在位置: 首页 >> 本馆公告 >> 正文

继承与发扬——人文学科发展及数据资源建设的融合之道暨第二届新丝路数字人文研讨会在天水师范学院召开

2023-09-15 10:14  点击:[]


9月12日,由甘肃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兰州大学图书馆)、兰州大学青藏高原人文环境研究中心、天水师范学院图书馆联合主办,北京智诚阅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甘肃中道教育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承办,继承与发扬——人文科学及数据资源建设的融合之道暨第二届新丝路数字人文研讨会在天水师范学院隆重召开。天水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汪咏国、甘肃省图书馆馆长肖学智应邀出席会议。来自清华大学、上海大学、云南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兰州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文理学院、天水师范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内10余所高校图书馆的专家、教授以及来自南京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敦煌研究院、天水市图书馆等省内外多所地方图书馆的专家、学者共60余人受邀参加会议。6位教授专家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作了学术报告,交流学术成果,探讨继承与发扬——人文学科发展及数据资源建设的融合之道。



汪咏国代表学校致辞,对莅临参会的代表表示欢迎,在我校更名和申博的关键时刻,举办本次研讨会意义重大。并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天水师范学院图书馆发展情况,对继承与发扬——人文学科发展及数据资源建设的融合之道、智慧图书馆建设、改变教育教学模式、助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等方面做了交流。希望参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畅所欲言、交流碰撞思想,为天水师范学院智慧图书馆建设建言献策,预祝大会圆满召开。



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窦天芳线上作《高水平数据赋能图书馆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炜作《数字人文研究的方法与技术》主题报告。两位学者从数字人文与高质量学科服务就数据赋能、数据共享、学者数据库建设,文献的价值、数字人文平台、人文智能、通用数字知识库建设等诠释了图书馆不拘于图书是知识传播的载体,馆员是知识的“接生婆”。甘肃省敦煌研究院研究员马德、邰惠莉线上线下作《数字人文的回归与共享意义——以敦煌文物为例》主题报告;云南大学图书馆原馆长、博士生导师李东红作《各民族共创中华——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历史逻辑》主题报告。两位学者从人文学科建设研讨及资源发布就数字人文的回归与共享,各民族共创华夏深入分析研究。北京智诚阅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数字人文专家朱厚权作《智库人文艺术的学科资源建设》主题报告。从数据存储系统、数据库建设、共建共享资源建设作了精彩报告。与会专家学者的几场报告就数字人文的交汇融合,积极交流探讨,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最后,兰州理工大学严复海教授总结发言。对数据高质量发展,强调知识由谁生产,校内数字资源整合,数字人文研究,数字人文的回归与共享,民族共创华夏等问题从研究的视觉归纳数据的价值,数据与方法相互转化总结分享思想、交流心得体会,研讨文化的深意作了精彩评议。

本次研讨会对我校建设学习型、研究型图书馆提升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能力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了解未来图书馆管理平台研究与应用现状,提高了智慧化建设认知,进一步明确智慧化数据库建设要求与实施路径,数据赋能,构建数字资源数据库,打造精准共享数据平台的管理系统、创建存储空间、机构知识库建设,加强未来学习中心建设,提升服务学校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文化传承创新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上一条:中秋家书征文大赛开始啦!
下一条:【喜讯】天水师范学院图书馆分工会荣获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小家”荣誉称号

关闭